-
-
春節將至,正值“菜籃子”產品消費旺季,也是設施生產的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1月29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蔬菜等“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
農業農村部部署保障“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
-
-
有線電視和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開機廣告全面取消!開機時長從治理前的最多118秒減少到不超過35秒!“開機看直播、收費包壓減50%、提升消費透明度”的目標圓滿實現!
取消開機廣告后,還應有續集……
-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不久前印發“關于強化人社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從優化就業創業服務、加大社保惠企力度、擴大技能人才供給、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穩崗、減負……人社部多政策助民企發展
-
-
近日,科技部、民政部、中國科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促進科技類社會團體發揮學術自律自凈作用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將通過哪些硬舉措推動學術自律自凈,后續如何進一步助力科研作風學風建設走深走實?就此,科技部監督司有關負責人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
發揮示范表率作用 培育自律自凈文化
-
-
1月19日發布的最新“榜單”給出了回應:工業經濟在波動中實現穩步恢復,中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保持全球第一。 一頭連市場、一頭連工廠,一邊是國內、一邊通國際,坐穩制造業規模的頭把交椅,“Made in China”的分量不言而喻。
連續14年規模全球第一,中國制造有實力
-
-
改革開放40余年來,加工貿易在中國開放型經濟格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規模和比重齊降的背景下,加工貿易如何創新突圍,贏得新優勢?記者進行了采訪。
商務部等部門推出12項措施 打造中國加工貿易“2.0”
-
-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北京、廣東、重慶等地調研發現,多所高校正在有序逐步向社會公眾開放,校外人員可通過預約登記、刷身份證等方式入校。但一些高校則實行師生親友出入校報批制度,或僅對外釋放少量參觀名額,普通市民、游客入校仍存壁壘,校園開放進度與公眾期待之間差距凸顯。
高校何時才能“我家大門常打開”
-
-
專家分析,《意見》提出的系列舉措,將有助于更好發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對宏觀經濟運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控作用。
超5000億元“大賬本”迎來改革
-
-
1月5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制定發布《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設置5個新醫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供有關高等學校在增設新醫科專業中參考。
教育部:增設5個新醫科專業,服務健康產業發展
-
-
《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如何通過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國家數據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對該文件進行了解讀。
推動數字紅利惠及全民 《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出臺
-
-
圍繞2024年度工作部署,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了包括“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等在內的十二個方面重點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
-
如今,隨著互聯網及數字技術的普及,從生活繳費、看病就醫,到交通出行、用餐娛樂,智能化操作成為絕大多數生活場景的“標配”。然而,越來越數字化的生活,卻給一些老年人帶來不少煩惱,甚至成為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我國數字技術適老化水平穩步提升 多方位服務老人
-
-
2023年,我國克服主產區局地洪澇干旱等災害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實現“二十連豐”。在高基數上,今年如何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如何確保今年糧食產量在1.3萬億斤以上
-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發展數字經濟”。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普及,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正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算力作為數據處理能力的集中體現,隨之成為重要的生產力。
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促進各類各區域算力資源一體化調運
-
-
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等10部門于2023年12月27日聯合印發《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4號)后,關于加工貿易發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性政策文件。近日,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商務部解讀《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
-
-
2024年1月1日起,我國首個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強制性國家標準《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技術規范》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擁有了國家層面的執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