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梁樂
記者6月30日從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以下簡稱“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獲悉,通過技術突破與管理創新“雙輪驅動”,2025年上半年示范區累計生產原油8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2.2%,多項關鍵指標打破國內紀錄。今年下半年,該示范區將繼續“穩扎穩打”,為年內高質量建成我國首個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
頁巖油是附著在頁巖石或縫隙中的石油,屬于最難開采的石油之一。新疆吉木薩爾頁巖油的埋深超過3500米,滲透率是常規油藏的萬分之一,開采難度如同“磨刀石里榨油”。2020年,國家能源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復函設立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計劃2025年全面建成。
2024年,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年產量突破100萬噸,成為我國首個年產突破百萬噸的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
“今年上半年產量大幅增長,這與基礎理論和技術工藝的持續創新是分不開的?!毙陆吞锕炯獞c油田作業區地質研究中心主任冉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經過十余年的科研攻關,他們已經成功突破頁巖油優質儲層綜合識別難題,形成了“高精度地質模型+隨鉆測井+標志礦物”為核心的“黃金靶體”跟蹤方法,其鉆遇率在去年年底87.3%的基礎上,又提高了1.3%。
在地質理論不斷夯實的基礎上,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不斷優化技術工藝,形成“二開+油基+一趟鉆”的鉆井模式,“縫藏匹配+精準改造+全域支撐”的壓裂模式,以及“合理燜井時間+百方液壓降”的全生命周期科學排采模式。在一系列技術的推動下,今年上半年,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新井投產平均周期縮短至2天,較去年縮短0.5天。
為提高新井當年貢獻率,示范區通過提前規劃鉆塞作業、優化現場臨投部署、提升開井一次成功率三方面舉措,確保新井搶投工作穩中有序,為新井穩定生產與高效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新疆油田公司吉慶油田作業區經理杜雪彪介紹,頁巖油開發是跨學科、跨領域、跨層次的復雜系統,需要對管理進行創新。今年以來,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以“一全六化”系統工程方法論為指導,在部署規劃、效益測算、單井運行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把控,著力在管理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上下苦功,高質量推進頁巖油示范區建設。
據悉,2025年,吉木薩爾頁巖油年產量將達到170萬噸,將全面完成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建設任務目標。
“示范區建設不是單純追求產量,而是要打造陸相頁巖油開發的‘標準’?!倍叛┍氡硎?,示范區多年來形成的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及管理經驗,將為國內頁巖油開發提供“吉木薩爾方案”,為國家能源安全貢獻石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