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俠 實習生 劉平
5月,走進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的茶園,層層疊疊的梯田如同一級級綠色的臺階,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在這片茶園梯田間,一幅豐收的圖景正悄然繪就。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云霧,灑在茶園里,茶農們便背著竹簍,哼著山歌,穿梭在茶樹間。
今年2月到4月的春茶采摘季,是屏山茶農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期待的時刻。屏山縣就近務工的采茶工達10萬余人,人均采春茶務工總收入達1萬元以上。這一茶產業最前端的收入,離不開科技的助力。
在中都鎮民建村的高山生態有機茶園,屏山縣添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昌志向記者講述了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在科技部定點幫扶屏山縣執行團聯合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幫助下,村里的高山生態有機茶園從無到有,發展了3300余畝,產出的高山生態茶品質得到了很大提升,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對于茶產業的新變化,屏山縣委常委、副縣長牛萍有著清晰的思路。屏山擁有“高山、生態、有機、富硒”的獨特資源稟賦優勢,圍繞“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科技幫扶的重點被精準地放在了完善產業體系、規范推廣技術、引進新品種、開發新品類和打造名師茶等領域。
具體而言,近年來在部、省、市、縣聯動科技幫扶機制下,屏山縣匯聚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所、四川省茶葉所、湖南省茶葉所等優質科技資源,相繼實施了“茶葉、木耳扶貧產業鏈提質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茶葉技術中心科研基礎條件和能力建設”等9個科技項目,落實專項資金1675萬元。
同時,轉化應用了低產茶園改造復壯技術、屏山炒青綠茶加工工藝技術、抹茶生產技術等18項新技術;建成了現代茶業科技示范基地、抹茶示范基地等14個示范基地;建成集新產品研發、中試和加工為一體的茶葉工程技術中心,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30余項。
截至目前,屏山縣已發展茶產業21.5萬畝,徹底改造低產茶園3.2萬畝;2024年,累計收購鮮葉12.37萬噸,加工干茶2.68萬噸,實現綜合產值15.79億元。
“通過科技賦能,屏山縣逐步形成了以屏山炒青為龍頭、綠黃紫白紅齊頭并進的茶產業體系。茶葉品質得到提升,品牌建設不斷強化,真正實現了助農增收。如今的屏山,茶香四溢,茶產業正以蓬勃的姿態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迸F冀榻B。
接下來,屏山縣將繼續重點推廣標準化采摘技術,同步開發茶旅融合新業態,并持續加強職業茶農培訓,多措并舉助力屏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讓這片綠葉真正成為帶農增收的“金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