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通訊員 王婷婷
5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重慶賽區復賽在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落幕,經過層層篩選,21個區縣59所學校248支隊伍闖入復賽,最終評出了各級獎項。
據了解,重慶賽區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5屆賽事,累計吸引近300所學校、4000余支隊伍參賽。本屆大賽重慶賽區參賽規模再創新高,實現歷史性突破,來自全市28個區縣107所學校1.5萬余名學生踴躍報名參賽,參賽人數與去年相比增長近240%。
賽事設置創意作品、科普實驗兩類項目,其中,創意作品項目突出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現場作品展示和問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參賽選手從作品創新點、技術實現路徑、應用價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闡述,充分彰顯參賽選手專業素養與創新實力。科普實驗項目突出任務驅動,要求參賽選手利用指定動力系統,自選材料制作裝置,在指定區域完成預設任務,全面考驗參賽選手的動手實踐與科學探索能力。
經過復賽現場激烈角逐,共產生一等獎34項、二等獎79項、三等獎83項,同時評選出最佳科普獎、最佳創意獎各1個。
重慶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重慶市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重慶科技館將繼續圍繞科普主責主業,以創新為動力,以普惠為目標,以賽事為依托,進一步強化與全市各類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的聯合聯動,積極打造具有辨識度和影響力的科學教育品牌,為助力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助力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重慶賽區復賽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重慶科技館、重慶市科協科技服務中心、北碚區科學技術協會及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