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薛巖
近日,2025年明道肺移植大會在京舉辦。本次大會以“呼吸與共 生命融通——肺移植全程多維度管理”為主題,聚焦肺移植全流程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構建,旨在凝聚共識、分享經驗,為提升我國肺移植臨床實踐水平提供科學路徑。
終末期肺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存質量,肺移植作為救治終末期呼吸衰竭的核心手段,其規范化管理體系建設直接關乎移植受者長期生存結局。當前,我國肺移植事業在供體維護、圍術期管理、術后隨訪等環節仍面臨多維度挑戰。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王辰在致辭中指出,肺移植作為多學科事業,從受者選擇、供體保護到術中、術后醫療與康復,涉及多學科協作和精細化管理。雖然肺移植技術日趨成熟,但仍存在可供肺未能及時、較充分地用于救治受者的問題,需要通過現代醫學和社會管理手段去解決。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趙洪濤、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薛武軍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我國肺移植領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并強調需進一步強化器官移植政策支持、推動技術創新與多中心協作,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會上,各位專家圍繞器官保護、圍手術期管理、免疫監測、感染防控、長期康復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并達成多項共識:一是建立全國性供肺維護與分配協作網絡,提升供體利用率;二是推廣圍術期體外膜肺氧合(ECMO)應用規范,降低手術風險;三是構建移植后免疫監測與感染防控標準化路徑,改善患者長期預后;四是依托??坡撁伺c質控平臺,推動臨床實踐同質化。
王辰在總結環節強調,肺移植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領域的重要使命,需要呼吸科、外科、重癥醫學、康復等多學科深度融合。他認為,要以切實解決肺移植未被滿足的健康需求為目標,做確有意義的醫學研究和衛生研究,方能解決終末期肺病患者的生命健康需求。